《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9 作者:婉约派

相关推荐

《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设计(篇五)。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要知道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也能更理解课堂知识点。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设计(篇五),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教材分析】

《普罗米修斯盗火》(苏教版第七册)一文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它浓缩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主要情节,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痛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智慧,并且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理解本课的生字词和新词。

3、能根据课文的学习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为民造福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2至4小节,感受普罗米修斯盗火为人类带来的快乐,以及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机智。

2、根据课文的学习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难点】

1、通过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神话故事,古希腊也有许多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故事《普罗米修斯盗火》。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述:普罗米修斯是对人类有恩的神,他用泥土与河水创造了神,并把各种技艺和知识传授给了人,使人类由愚蠢变聪明;还把象征光明与智慧的天火偷到人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听了故事之后,普罗米修斯给你的第一印象怎样?

2、自读课文。思考:普罗米修斯为什么盗火?结果怎样?

3、自学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

明确自学要求:

⑴记住字音(包括田字格上的生字);

⑵认清字形;

⑶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4、检查自学效果。

⑴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

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⑶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⑷指名板演。

⑸指名读生字词所在的句子。

⑹交流: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5、朗读课文,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节。

6、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每段说了什么?

三、根据提示练习分段。

1、提示:无火——盗火——受罚——获救

2、练习分段。

3、每一组读一段课文。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节,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讨论,引导体会“没有——只好——”中包含的无可奈何。

3、理解省略号的意思,练习用“没有——只好——”接下去说省略的内容。

(先让学生想想哪些地方需要火,再练说。)

(没有火来取暖,只好忍受冰天雪地的寒冷;没有火来炼制工具,只好用简陋的石制工具;没有火来驱赶野兽,只好面对猛兽的侵袭……)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生字教学

1、学生看生字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盗、偷、迈、触”这四个字。

2、钢笔描红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第十三课-----《普罗米修斯盗火》,了解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下面田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

2、学生自读词语。(谁能把它读准读好)指名读。齐读。

3、师:用上这些词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4、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非常的感人,思考:普罗米修斯到底是个怎么的神?(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二、品读文字,交流感悟

a感悟“极富有同情心”。

1、从哪儿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勇敢极富同情心”的神?(学生仔细读文并画出相关语句后交流)

2、引导学生品读“决心”

3、指导朗读

4、寒冷而又黑暗的生活是怎样的痛苦呢?

5、学生谈体会。

6、指导朗读。

7、过渡: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的生活这样的困苦,所以他决定——。那么他是怎么样盗取天火的呢?

b感悟“勇敢而机智”。

1、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交流,师点拨: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躲”“悄悄地”呢?(普罗米修斯很聪明、他很机智这样做不容易被发现)

3、普罗米修斯可真是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呀。让我们夸夸他吧!(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机智和勇敢)

4、人间有火了,人们可以用火了,高兴吗?如果你也是个受尽了困苦的人,你最想干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5、这时,你最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呢?

6、小结:是呀,我们要感谢普罗米修斯,人们可以驱寒取暖,我们的大脑也得到了发育,越来越聪明了,我们可以冶炼金属,制造工具,人的双手越来越灵巧,人类的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c感悟“不屈愿受苦”。

1、设疑:普罗米修斯当初为何不去借,不去向天神宙斯乞讨,而要采用这种不光彩的手段——盗火呢?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宙斯的残暴。

3、如此残暴的神会怎样惩罚普罗米修斯呢?谁来读一读第六节?

4、普罗米修斯遭到了宙斯严厉的惩罚,他被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想一想,他遭到了怎么样的磨难。(播放风声、雨声、鹰叫声。)

5、读了这一段,你心中对宙斯有何想法呢?(对宙斯很愤恨)

6、好,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第六小节。

7、烈日的曝晒、暴雨的抽打、寒冬的侵袭……普罗米修斯痛苦吗?他后悔了吗?动摇了吗?屈服了吗?此时,你最想对普罗米修斯说些什么呢?

8、刚才是感谢。这里多了一份感动。把我们的感动也带进来读吧。(放声自由读五、六自然段)

9、普罗米修斯的壮举也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在希腊大英雄赫拉克勒斯的解救下,普罗米修斯————(学生读文)

10、这是你的心情如何?指名说并且读。

三、拓展阅读、赞美“英雄”

电脑显示:《普罗米修斯赞歌》,赏读。

四、作业超市

1、将故事按一定顺序讲给爸爸妈妈听。

2、想象人们在得到火以后欣喜若狂的场景,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3、搜集阅读《希腊神话故事》和中国神话《燧人氏钻木取火》。

wyp772.cOm小编推荐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五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要在教案课件中可以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智慧与创造性。那写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五”,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教师可通过教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有没有值得参考的老教师的优秀教案呢?精选的文章“《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五 ”将为您展示更多的知识和见解,如果你认为这个内容值得分享请将它转发给你的朋友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读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重点)

4.结合课文语段,想象坐着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难点)

重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重点)

.结合课文语段,想象坐着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难点)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情景导入

三、生字词巩固练习

四、课文学习

出示小组学习问题

1.课文提到了槐乡孩子的哪些生活场景?

2.课文中哪些片段写孩子的热情好客、哪些片段写孩子们勤劳朴实?

3.理解课后的段落,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课堂结尾训练

1.shōu gòurě huòmù_ǎijiǎo bàngōu zi

2.

1)深夜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月洋槐开花了。______、______,似________,一片______。有的槐花__在一起,远看像_____________;有的坏话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背诵优美的段落。

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10篇


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备课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教师构成较成熟、稳定的教学风格。这份“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是作者的心血之作期待它能够被您喜欢,我们将提供更加详细和系统的参考和建议!

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1

一、歌曲引入,回顾上节内容

1.送歌曲

上节课大家表现非凡,个个闯关成功,恭喜进入下个环节学习。为了祝贺与鼓励,老师带来这首歌──《故乡的云》。

2.回顾课文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歌中这样唱道,与我们上节课学的内容有什么关联呢?上节学的什么呢?

[设计思路:以歌曲制造声势,营造思乡氛围,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奠定情感的基础]

二、品味语言,多角度体会魂

1.默读课文,寻找梅花魂。

找找哪些句子段落写了魂,用什么来书写魂,哪些魂感动了你?

2.朗读句段,展示梅花魂。

学生反馈找的结果,师生共同品读课文,感悟写作方法。(此环节结合上节课内容,进一步品读语言文字)

3.铭心思考,书写梅花魂。

梅花魂中的魂到底是什么?用笔写出你的心声。在写的过程中再次轻声播放《故乡的云》

[设计思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生成的东西比较多,因此,不便于详细设计,只是设计了大致的环节。在实施以上各环节的时候,要充分运用评价功能,多方面地鼓励学生,多角度地肯定学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理解感悟文本]

三、阅读链接,拓展理解魂

1.读一读,读通读顺。

2.说一说,你读到什么?

3.想一想,这里有没有魂?

[设计思路:将阅读延伸,将思绪延展,进一步理解感悟梅花魂]

四、总结全文,升华梅花魂

1.再读课文,回味梅花魂

课文所写的关于梅花魂的段落分五部分朗读

2.出谋划策,设计梅花魂

用影像镜头怎样来表现魂?你会选择哪些事物来进入你的镜头?出现最多的是什么?

友情提示:1.允许小组合作,也可以单独思考完成;

2.可以参照课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所查到的资料(诗歌、音乐、图片)以及生活经历。

3.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小结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既是文本学习的总结,也是文本的升华。通过分段朗诵,来回味文本,同时也是为下个环节进行文字资料与情感渲染做铺垫。也一定得落实好评价功能,允许学生的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阐述。]

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①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飘泊、玷污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能从句子中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③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课前准备

①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②自学生字词。

③回忆已在古诗中品味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

①(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②查字典说说魂字的解释。

③揭题释题。(教师板书魂字)梅花魂

◆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带着?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解答心中的困惑。

↘初读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②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③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④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出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有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合作交流

①讨论交流:比较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②教师导语: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同学们,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③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④自己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3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露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过渡: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呢?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先自学,后讨论、交流。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①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②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③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④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⑤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抓重点段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①学生自由感情朗读,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②反复朗读并思考: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的?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从这些诗句,可以体会出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自学重点段15自然段,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

①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梅花的品格是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主要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②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

(外祖父把梅花图、梅花手绢送给我,是为了让我也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5)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了中心。)

(6)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爱国之情。)[

(三)总结、扩展

1.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文开头和结尾相照,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重点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第2自然段从开头到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得应轻快一些。从读到到这一段结束,读得应低缓一些。第13自然段点明了外祖父珍爱梅花的原因,在朗读时,语气要坚决。)

2.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在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段,并体会它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冷艳的(梅花)

(崇高)的品格

冰凉的(泪珠)

(高尚)的灵魂

慈祥的(外公)

(梅花)的骨气

隆冬的(天气)

(梅花)的秉性

2.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就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外祖父保存这幅梅是为了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也是让她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新词:训斥、玷污、郑重、眷恋、颇负盛名。

2.重点段:第2自然段、第13自然段。

(二)能力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是本文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分析重点段第2和13自然段,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来解决。

(二)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是本文重点训练项目,主要通过勾画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来解决。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一)勾画重点句段,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讨论分段,归纳段意、中心思想。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完成课堂练习。

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4

课前准备

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吗?他上夜校学习时,老师曾教他一句话:──谁还记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中国人心里都揣着一颗中国心。香港著名歌星张敏明唱过一首歌,叫《我的中国心》。出示歌词,师生齐诵: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身在海外的华侨谁没有一颗中国心呢?打开书27页,看文中插图,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侨,他双目凝视着梅花图,他在想什么?又想对他的外甥女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梅花魂》。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它也有魂呢?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1)指名读课文。

(2)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3)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三)自由读文质疑问难

1.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写上批注。

2.标出读不透的地方,作上记号。

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葬、腮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能说出对题目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梅花的图片)看到梅花,同学们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呢(墙角数枝梅为有暗香来。)哦大家想到的是王安石写的《梅花》!但是,我们今天却不是要学习这首诗,而是要学习一篇关于梅花的文章《梅花魂》。(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吗(梅花的魂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师正音。

(2)(出示生词:幽芳、玷污、欺凌等)指名学生带读,注意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思考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读诗词落泪、珍爱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泣、赠我墨梅图、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2.这些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爱梅,热爱祖国、思念祖国)

四、精读课文,感悟探究。

1.外祖父是个爱梅、敬梅的人,那你了解梅花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梅花图,赏梅,对梅花形成初步印象。(梅花,原产中国,耐寒,冬季或早春开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气味清香。)

3.外祖父喜欢梅花,而且将它和自己的生命融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1)学生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总结。)

(2)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齐读几千年来不肯低头折节。中华民族涌现过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岳飞、文天祥、江姐、刘胡兰、王二小等。简略介绍江姐事迹,配乐《红梅赞》。)在和平年代,梅花精神已然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人民子弟兵抢险救灾,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等等。想到这些你对梅花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理解梅花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3)出示一个中国人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想一想:外祖父只是教育我做梅花一样的人吗(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4)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激发爱国之情)

4.师朗诵课文,学生画出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理由。(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出示有关语段,结合言语表达和朗读指导,体验感情。)

(1)出示每当读到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外祖父为什么落泪

②读到这些思乡诗词,外祖父会想些什么

③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2)出示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①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②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外祖父为什么这样爱惜墨梅图

④怎样读外祖父的话

(3)学生自由选读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动。(方法迁移运用,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思考:文章除了借写外祖父对梅花的特殊情感,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外,还表达了什么(我对外祖父的深切怀念。)

六、小结。

童年往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时时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你的童年,有什么难忘的往事呢与同学交流交流吧。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外祖父的几件事,进一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同时理解什么是梅花魂。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没有时间让学生读文中的一些重点段落,这仍需进一步改进。

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6

一、歌曲引入,回顾上节内容

1.送歌曲

上节课大家表现非凡,个个闯关成功,恭喜进入下个环节学习。为了祝贺与鼓励,老师带来这首歌──《故乡的云》。

2.回顾课文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歌中这样唱道,与我们上节课学的内容有什么关联呢?上节学的什么呢?

[设计思路:以歌曲制造声势,营造思乡氛围,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奠定情感的基础]

二、品味语言,多角度体会魂

1.默读课文,寻找梅花魂。

找找哪些句子段落写了魂,用什么来书写魂,哪些魂感动了你?

2.朗读句段,展示梅花魂。

学生反馈找的结果,师生共同品读课文,感悟写作方法。(此环节结合上节课内容,进一步品读语言文字)

3.铭心思考,书写梅花魂。

梅花魂中的魂到底是什么?用笔写出你的心声。在写的过程中再次轻声播放《故乡的云》

[设计思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生成的东西比较多,因此,不便于详细设计,只是设计了大致的环节。在实施以上各环节的时候,要充分运用评价功能,多方面地鼓励学生,多角度地肯定学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理解感悟文本]

三、阅读链接,拓展理解魂

1.读一读,读通读顺。

2.说一说,你读到什么?

3.想一想,这里有没有魂?

[设计思路:将阅读延伸,将思绪延展,进一步理解感悟梅花魂]

四、总结全文,升华梅花魂

1.再读课文,回味梅花魂

课文所写的关于梅花魂的段落分五部分朗读

2.出谋划策,设计梅花魂

用影像镜头怎样来表现魂?你会选择哪些事物来进入你的镜头?出现最多的是什么?

友情提示:1.允许小组合作,也可以单独思考完成;

2.可以参照课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所查到的资料(诗歌、音乐、图片)以及生活经历

3.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小结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既是文本学习的总结,也是文本的升华。通过分段朗诵,来回味文本,同时也是为下个环节进行文字资料与情感渲染做铺垫。也一定得落实好评价功能,允许学生的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阐述。]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腮边、白杭稠、甚至、无所谓、输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4.继续进行默读的训练,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继续开展浓农乡情的活动。

学习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7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8

课前准备

①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②自学生字词。

③回忆已在古诗中品味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

①(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②查字典说说魂字的解释。

③揭题释题。(教师板书魂字)梅花魂

◆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带着?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解答心中的困惑。

↘初读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②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③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④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出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有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合作交流

①讨论交流:比较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②教师导语: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同学们,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③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④自己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9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利用文本提供的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思想情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对话,通过有感情朗读训练使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同时,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借助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梅花的象征意义及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深沉的眷恋之情。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3、品词读句,积累拓展文本,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5、教学难点:理解梅花的象征意思,体会外祖父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所寄托的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师:(导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赏过梅花?欣赏过严冬里的那一枝独秀的花之傲骨?诗人王安石、陆游、画家王冕,甚至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曾写下词句盛赞过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感悟梅花的的深刻喻意。(板书课题)

师:(谈话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你认为本文就是单纯的在写梅花,赞美梅花吗?那么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回顾文章主要内容,从而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以美的导语,刺激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兴趣,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学习内容中,使学生乐学。

师:过渡语,引导学生找出外祖父的言行使幼时的她产生哪些不懂的问题。

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师:小结,问:作者后来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从文章哪儿可以看出她懂了?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初步理解最后一段;从学生主体出发,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自觉提出问题,为下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有感情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老人曾经的胸怀。

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表现老人喜爱梅花,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词句,用笔划上,思考后做批注,然后,相互谈感受。

师:重点指导(1)第三段的描写(出示课件中的墨梅图及重点句)指导感情朗读,进行细致刻画人物的写法指导。师重点指导(2)第十三段外公说的关于梅花的品格的那段话。(课件出示重点语段和雪中梅花图片)教师指名读文。

师:引出“血色梅花”讲解其深刻含义(播放《我的中国心》乐曲)。

师:(过渡语)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屡见不鲜,怎么又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再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段吧!

设计意图:深入文本,理解内容;第三段内容学习;理解第十三段关于梅花品格一段话;让学生由乐学到会学,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适时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创设情境,以读为突破口,理解文章重点语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意在补充信息、拓宽视野,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意在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理解外祖父的爱国心。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师:(过渡语)载着无尽的思念的船远去了,我们仿佛听到了老人心中要回国的呼声,作者成年后含泪写下这篇文章里面寄托了多少对外公的思念与赞誉!每当作者看到那墨梅图手绢,作者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能替她说出来吗?

设计意图:利用文本资源,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情动而辞发,提升表达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师:(结束语)岁月无情,外公走了,老人终究没有回到他魂牵梦绕的故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让我们永远铭记梅花魂,愿同学们都成长为一位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

设计意图:依据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让文本信息内化为情感体验。

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10

一、认读词语,谈话导入

二、潜心会文,感悟梅花魂

⒈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几件事写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学生默读课文,找找,画画,品品,议议)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随机插话:感人的文字,光找出远远不够的,还得用心去读,去体会,品味它们,咀嚼它们,不要放过其中的任凭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动作,一个词,一个句,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⒉从你们的神情中,从你们的朗读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你的那份感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梅花,走进外祖父的心灵深处吧!

[一字一句总关情。引导关注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反复品读,感受文字的灵性,提升人文素养。]

⒊品读第三段,感受惜梅之情。

重点指导:

⑴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不甚留意──分外爱惜)

②你们认为,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古玩和一幅墨梅图相比,在我们心中古玩更有价值。然而,在外祖父的心中,古玩可以碰得,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这是一份多么深沉的爱梅之情哪!请你读出外祖父的这份唯独,这份分外爱惜!

(学生朗读体会,教师适时点评。)

⑵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①看到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你是不是与莺儿一样觉得又害怕又奇怪?为什么?

②文字是有灵性的。你们仔细读读,细细品品,这一字字,一句句,一个个标点,不都在向你诉说着一段感人的情怀吗?你听到它在诉说着什么吗?从祖父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祖父的话语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你可以抓住一个词,一个句,一处标点来谈你的独特感受。

圈圈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词,如轻轻刮去细绸子慢慢抹净等,朗读体会外祖父的爱梅之情。感觉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

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而且还用上了反问的语气训斥呢?(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换位体验:你就是外祖父,请你冲着莺儿她妈大发脾气吧!(引导学生拉下脸来训斥我妈,感受外祖父爱梅花胜过爱我之情。)

学生朗读体会。

过渡:是呀,不就是一枝画梅吗,有什么稀罕的呢?犯得着这么生气吗?你们说呢?引读13段。

⒋紧扣三个!,体悟赞梅之意。

⑴品读第13段:

①面对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的无意过错,一顿训斥,让我们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还有哪段话也写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衷?(相机引出第13段)

②细细品读第12、13段,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

③你能联系生活和课外阅读来谈谈梅花的希罕吗?

④在外祖父的心中,这梅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呀?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你发现这句话中哪几个词用得多?(愈愈愈愈,最最最)

梅花具有怎样的品格,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你能用好词、佳句、诗文来赞美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吗?[

[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架起课堂与课外的桥梁,引导学生把平时的积累灵活地用到具体的语境中,达到学习致用的目的。]

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到这里,你对梅花魂的魂字有何理解?(赞扬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

朗读体会,读出赞美、感叹的语气

⑤在外祖父心中,这梅花还仅仅是梅花吗?你又从哪儿感受到?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朗读,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并相机理解秉性。

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一个个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岳飞、戚继光、江姐)你能不能用简洁的文字来介绍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学到这里,你对梅花魂的魂字有何新的理解?

(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

⑥外祖父嘱咐茑儿好好保存墨梅图,用意何在?

◆是啊,茑儿,你要好好保存!

反复读,这里的破折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到这里,你对魂字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寄托着外祖父对下一辈发扬梅花精神的殷切期望。)

⑦引发思辨:既然外祖父对墨梅图那么喜爱,为什么还要赠给茑儿带回祖国去呢?你能从中悟出魂的真正含义吗?

(表达了外祖父的一片爱国之心、赤子之情。)

[在教学离别赠图时,以三个感叹号为抓手,采用自学思考──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的方法,紧扣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

⑵朗读体会:

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两段吧。

(生诵读第12、13自然段,升华情感。)

三、品味三哭,感悟爱国心

过渡: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正因为这样,我国把梅花订为国花。爱梅花胜过一切!爱梅花就是爱祖国!爱梅花如命,却要把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多么古怪的外祖父呀!年幼的莺儿无法理解他的话,也无法理解他的举动。实际上,在莺儿的心中,外祖父还有一些让她无法理解的行为呢!你们发现了吗?请大家再默读课文,看看外祖父的还有哪些怪举动?

⒈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⑴读第二段,谈谈自己对这些唐诗宋词的理解。

⑵字字乡思,句句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的那份思乡的情弦呢!外祖父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莺儿到底不懂什么呢?(不能理解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不能切身感受到一个身在异乡、远离故土的海外赤子的眷恋祖国的心情。)[

⑶你们懂外祖父的心思吗?请你告诉年幼的莺儿为什么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经常落泪吧!

(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目的是让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因为,朗读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渗透着民族精神。借这些诗句寄托着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⑷朗读体会。

⒉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⑴师朗读第411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⑵学生交流。(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竟不顾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孙女面前呜呜呜地哭着,他哭得是那样伤心。)

⑶交流理解:如果你是莺儿,你看到这情景,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你理解外祖父的哭吗?

⑷是呀,看到自己的儿孙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那是怎样一种痛呀!读出那份痛楚吧!

⑸朗读体会感情。

⒊送别亲人,思归难归。

⑴自由朗读第1415段。

⑵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华侨望着远去的亲人,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愁苦使他愈加的衰老。)

⑶品悟血色梅花。

①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腊梅有黄色的,粉红色的,雪白的。)

②过渡小结: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要回来(录音播放,声音低沉,苍凉,动情)我想,此刻,不仅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所有人的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爱国心)

③(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血色梅花赤子心吗!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再一次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一齐诵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④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前后呼应,首尾连贯,对比朗读,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即时拓展,加深体验

⒈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但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却随着墨梅图和血色梅花手绢回到了家乡。面对着这幅墨梅图和梅花手绢,你最想在上面题上一句什么话?

⒉同学们,当莺儿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

⒊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适时引导学生朗诵课后的阅读链接《故乡》和余光中的《乡愁》。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游子思恋祖国和故乡的情怀。

[在《梅花魂》的教学后,让学生阅读《故乡》,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五、总结谈话,升华情感

⒈梅花,我们的国花。她,是我们民族的气节,民族的骄傲,民族的象征!悠悠华夏史,梅花精神传!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无论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只要心中有梅花,就会添一份信念,添一缕幽香!

⒉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背诵。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味语言。实现人文与工具的有机融合。]

板书设计:

梅花魂

(民族魂)

黯然分外失声

泪下爱惜痛哭

爱国心

临别含泪

送图递绢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继续开展浓浓乡情的活动。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诗歌教学设计精选6篇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不过在写时,需要充分展现教学过程的每个知识点。其他人的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诗歌教学设计(篇1)

活动意图:

幼儿诗歌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诗歌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主要包括儿歌、古诗、谜语、绕口令、散文诗等。幼儿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慧,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地熏陶以及美的感受。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有趣。

2. 借助图标,根据动物特征尝试仿编。

3. 激发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活动准备:

教学用ppt 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看猜猜,激发兴趣。

师:封面上有谁?猜猜他在干什么?

1.边翻阅边猜猜第一页

这是谁,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边翻阅边猜第二页

这是谁?如果你有条长尾巴,你想用它干什么?

3.边翻阅边猜第三页

小鹿头上长着什么?如果你有犄角,你想干什么?

一起模仿犄角引出顶牛游戏

二、说说玩玩,理解诗歌

师:今天杨老师为你们带来一首诗歌《我想》,听一听,诗歌里的小朋友的想法和你的一样吗?

1. 教师示范朗诵诗歌

2. 利用图标记录诗歌内容并朗诵。

3. 师幼共同朗诵诗歌,学做相应的动作。

三、想想编编,大胆尝试

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与本领。找一找,这片森林里还藏着什么动物?

1. 根据幼儿寻找到的动物引导幼儿思考:你看见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3.师幼共同朗诵新编的诗歌。

教学评价:

1. 诗歌充满了纯真幻想,语言纯净优美,选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 借助图标进行诗歌教学便于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便于创编。

教学建议:

导入要简洁生动直奔主题,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诗歌教学设计(篇2)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及词语,认识新笔画“撇点“。

习俗、文化、以及景物特征。

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2、朗读课文,品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吗?

2. 听学生回答,继续问:你们最喜欢那个月,为什么?

3. 这里有一首小诗,把你们喜欢的月份都写进去了(板书课题:十二月歌)。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自由回答,齐读课题。

从学生熟悉的常识入手,让他们简单说说自己喜欢的月份,再带着兴趣学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自己先试着利用拼音读读诗歌。

2. 老师范读,你们仔细地当小观众,再想想是否能读准确。

3. 听了老师读得,说说你学会了哪些字。让学生通过听读,说自己学会的字音。再教同学们读两遍。

4. 你们听得真认真,下面再和你的同桌读读,把字音读准,读通句子。

5. 小组开火车读句子。

6. 师出示词语,谁能来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指名学生教读词语。

7. 出示生字,你能和你的同桌一起把这些生字宝宝记住吗?同桌互考生字。

8. 做游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听老师范读,识记生字。

同桌互读生字。

开火车读句子。

指名认读词语。

同桌互考生字,

游戏检查生字。

让学生从听老师读中纠正自己的读音,也是学习识字的一种方式。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来检测读书的情况,学生兴趣颇高。

三、朗读课文,品读感悟。

1. 先自己读读课文,你喜欢哪个月,就把这一行诗读一读。

学生自己练读。

2. 在小组内交流。读你喜欢的一行诗,说说为什么喜欢。

3. 在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一行,就出示带这行师的图片。

(1)“正月新春舞龙灯”:让学生读后说原因。一年一度的春节可热闹了,过年你高兴吗?带着这种高兴的劲头读读这行。

(2)“二月郊外放风筝”:喜欢放风筝吗?喜欢的孩子读一读这行。

(“四月牡丹花正红”:你知道“清明”是什么意思吗?(听学生说)三、四月正值春季,花红柳绿非常美丽,谁能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4)“五月端午赛龙舟”:每年端午节时都有赛龙舟,你见过赛龙舟吗?给我们介绍 。

(5)“六月荷花满池塘”:喜欢荷花的孩子一起来读这行。

(6)“七月牛郎会织女”:听过这个故事吗?谁来简单地给我们说说?

(7)“八月中秋桂花香”:让学生自己说对这行诗的理解。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八月正是桂花飘香之时,多美呀,我好像都闻到了桂花的香味了。喜欢的孩子读这行。

(8)“九月登高过重阳”:“重阳”是什么时候?

(9)“十月满园橘子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除了橘子熟了,还有什么要收获的?

(“腊月梅花傲冰霜”:为什么喜欢这两行?(听学生说)寒冷的冬天,百花凋谢,只有青松和梅花才傲霜斗雪,用自己的语言夸夸它们。

4. 我们把这十二个月连起来读一读吧,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自由练习读文。

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全班交流,读中感悟句子。在交流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一句一句的读。

齐读课文。

每个月都有不同的特点,都有值得喜爱之处,但考虑到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月份进行学习,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同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每个月都是那么的美好,值得我们好好去珍惜。

四、教师小结。

1. 你学了《十二月歌》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每一天吧!

谈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自己谈读了诗歌后的感受,自己学了诗歌后感受到的美。教师的适时总结,升华了这首诗歌的含义。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二

一、复习导课。

1. 一起来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让学生认读生字卡片。

2. 导入: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都有它的特点,今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的界限,去领略一年12个月不同的风貌吧!板书课题

认读生字卡片。

齐读课题。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及时地复习生字,有利于及时巩固所学,并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指导书写

一、 指导书写。

1.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不但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还读会了课文。老师真高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的笔画朋友,它藏在“女”字中,谁能把它找出来呢?

2. 师教读“撇点”,并书空和练写“女”字。

3. “九”字只有两笔,但它的笔顺容易错,我们一起来空书。最后一笔是什么?“横折弯钩”。出示“九”和“气”,观察一下,它们的最后一笔有什么不同?

4. “四”字里面像什么字?(听生语)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学生提醒:中间像“儿”字,但是不要写成“儿”字,“竖弯”不能写成“竖弯钩”。描红后练写。

5. 让学生观察“午”后说应注意之处。提示:竖不能出头。你能编个顺口溜或儿歌区分“午”和“牛”吗?

学生想办法记,描红后练写。

6. 教师巡视指导。

找一找“女”字中的“撇点”。

书空练写“女”

书空“九”,并观察“九”和“气”说出它们的最后一笔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四”字里面像什么。

在观察的基础上编顺口溜区分“午”和“牛”。

描红后练写书写。

本课的五个生字,看来简单实则易错。所以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自己去发现易错之处,并提醒全班同学。在学生写时,教师巡视指导,以便于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三、指导积累词语

1、读一读词语花篮的词语。

2、说一说你还喜欢课文中哪些词语?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读一读。

说一说。

抄一抄。

让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诗歌教学设计(篇3)

一、诗歌

七彩的梦;眼睛睡了;嘴巴睡了;胳膊睡了;脚睡了;手睡了;全身都睡了;只有小鼻子在值班;呼——吸——七彩的梦悄悄溜出窗外

二、作品分析

“今天比比哪个小朋友最先睡觉?”“浩浩,别和星星讲话了!”午睡前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加上本班的床位又是大通铺,小朋友一个挨一个的睡觉,给幼儿之间说悄悄话提供创造的机会,加上小班幼儿兴奋强于控制,自控能力差。所以幼儿在老师的来回巡视的情况下被动的入睡。这篇文章短小、简洁,用重复的手法创造出一种安静、甜美的氛围,让读者感到很温馨,像妈妈哼唱的摇篮幼儿曲,读者听着仿佛也要进入梦乡。“七彩的梦”溜出窗外,又营造了一个令人向往、值得回味的广阔空间。

三、教案目标

1、初步理解诗歌,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感受诗歌摇篮曲的风格。

活动重点:初步理解诗歌,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难点:幼儿能感受诗歌摇篮曲般的美。

四、教案过程:

教案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一、调动幼儿已有经验,重点前置。

1、引起注意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根据已有经验进行)

二、幼儿初步理解诗歌,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诗。

诗歌教学设计(篇4)

人教版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抒情诗的修辞手段》(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历史上许多关于体裁的理论家一直遵循希腊式分类,把作品根据由谁叙述大至分为三类:诗歌或抒情诗,叙述人为第一人称;史诗或叙事,叙述人以自己的声音出现,但也允许其他角色以自己的声音叙述;还有戏剧,全部对话由角色进行。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注重叙述人与观众的关系。史诗中有口头吟诵:诗人直接面对听众。在戏剧中,剧作家看不到观众,而是由舞台上的角色去叙述。抒情诗的情况最复杂,诗人或唱或吟诵,可以说是背对听众的,“做出自言自语或对其他什么人讲话的样子:也许是对大自然中的一个精灵,对缪斯,对一位朋友,对一个情人、一个神灵、一个人格化了的抽象事物,或是某个自然的对象”。我们还可以把小说这个现代体裁加到这三个基本体裁当中去。小说通过一部书与读者交谈──我们将在第六章专门论述这个题目。

在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史诗和悲剧是文学成就的巅峰,可以标明任何一位雄心勃勃的诗人的最高成就。小说的发明给文学阵地引进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不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抒情诗作为一种短小的非叙事诗也逐渐被认为是文学的精华。最初,抒情诗曾经被作为一种有修养的、高尚的表达风格,是文化珍品、文化态度高雅的构成方式,后来,它逐渐被看成是抒发强烈情感的方式,既可以涉及日常生活,又能表现超验价值,可以对个人最内在的心灵情感进行具体实在的表述。这种观点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当代理论家已经不再把抒情诗看作是诗人感情的抒发,而认为它与关于语言的联想和想像有更密切的关系──是对语言学的关系和规则进行实验,这种实验使诗歌成为一种文化**,而不再是文化珍品的宝库。

关于诗歌的文学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各种评价诗歌的方法的相对重要性:一首诗既是一个由文字组成的结构(文本),又是一个事件(诗人的一个行为、读者的一次经验,以及文学史上的一个事件)。既然诗歌是由文字建构的,那么意义与语言的非语义特点之间的关系便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比如声音和韵律之间的关系。语言的非语义特点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效果,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可以在语义的和非语义的特点之间期待什么样的相互作用?

如果把诗歌作为一种行为,关键的问题一直是写作诗歌的作者的行为与发言者,或者是在那里朗诵的“声音”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错综的问题。作者不是去说出一首诗;写作一首诗就是说作者想像他/她自己,或者另外一个声音去朗诵这首诗。读一首诗──比如,“秘密坐在其中”──则是要说这些字,“我们围成一个圆圈跳舞,猜测……”这首诗似乎成为一段言语,不过,它是一个身分未定的声音的言语。诵读这首诗的文字就要使你自己置身于说这些话的位置,或者想像出是另外一个声音在说这些话──就是我们常说的由作者创造的叙述者或说话者的声音。这样,我们一方面有了罗伯特弗罗斯特这样的历史人物,另一方面又有了这段实际言语的声音。在这两个人物之间还有另外一个人物:即诗人声音的形象,这个形象是通过对诗人的一系列诗歌的研究而形成的。(以弗罗斯特为例,这也许就是一种古老淳厚、朴实无华的形象,是对乡村生活具有深刻见解的观察家的形象。)这些不同人物的重要性因诗人的不同而不同,也因批评研究的类型不同而不同。但是在思考抒情诗的时候,一开始就把说话的声音和创作诗篇的诗人区分开来是很关键的,这样便树立起了声音的人物。

根据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StuartMill)的名言,抒情诗就是听到的言语。那么当我们听到了一段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的话语,我们所做的典型反应就是想像出,或者建构出一个说话人和一个语境:通过辨别声音的语气,我们推测出说话人的心境和处境、他关心的事物,以及他的态度(有时这些会与我们对作者的了解巧合,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这一直是20世纪研究抒情诗的主导方法,其理由也很简单明了,即文学作品是对“真实世界”言语的具有虚构性的模仿。所以抒情诗也是对个人言语的虚构性模仿。似乎每一首诗都以某些隐含的字词开头,“〔比如我,或者其他什么人会说,〕我的爱像一朵红红的玫瑰”,或者“〔比如我,或者其他什么人会说,〕我们围成一个圆圈跳舞、猜测……”那么,解释一首诗就是从文本的提示和我们对说话人及一般背景的大致了解中推断出说话人持有什么态度。引导一个人如此讲话的东西可能会是什么?在中学和大学里分析诗歌的主导方法向来是集中研究说话人态度的错综性,研究一首诗如何使你所重建的说话人的思想感情戏剧化。

这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研究抒情诗的方法,因为许多诗篇的确推出一位说话人来进行能见的说话行为:思考一次经验的意义,责备一个朋友或一个情人,表达敬仰或忠诚等。但是,如果我们去看看一些最著名的抒情诗的开头,比如雪莱的《西风颂》,或者布莱克的《虎》,困难就出来了:不论是“哦,不羁的西风哟,你秋神的呼吸!”还是“虎,虎,在森林的夜幕下像炽烈燃烧的火,光芒四射”。很难想像是什么样的处境会使一个人以这种方式说话,或者他们做出什么样的非诗歌的行动。我们有可能想出这样的答案:这些说话人都被深深地迷住了,变得惊人地诗化,并且过分地装腔作势。如果我们把这种诗篇作为对普通言语行为的虚构性模仿去理解,那么这种行为似乎应该是对诗歌本身的模仿。

这些例子所要说明的正是抒情诗的随心所欲性。看来,抒情诗不仅喜欢针对几乎任何事物(如风、虎、我的灵魂等)而不是针对某个确实的听众群;而且它还愿意以夸张的方法对事物讲话。夸张就是抒情诗的游戏名称:虎不仅是“橘色”的,而且炽烈地燃烧;风成了“秋神的呼吸”,而且,这首诗后来又把风说成是拯救者和摧毁者。就连嘲讽的诗歌也是建立在浓缩的夸张之上的,比如弗罗斯特把人类的.活动归纳为“围成一个圆圈跳舞”,把许多种认知的方式称作“猜测”。

我们在这里碰到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抒情诗的核心似乎存在一个矛盾。诗歌的随心所欲性中包括了它对理论家自古典时代以来所谓的“崇高”的强烈追求:这是一种超越人类理解能力的关系,激发一种敬畏或强烈的情感,给说话人一种超越人类的感觉。不过这种超验的热烈追求是与修辞手段相联系的,比如呼语法,一种对实际不在场的听众讲话的修辞手段;拟人法,把人类的特点赋予非人类的事物;活现法,让无生命的事物具备讲话的能力。诗句的最强烈的情感是怎样与这些修辞手段相联系的呢?

当抒情诗离开了交流的轨道,或者嬉弄于其间,对实际并不存在的听众──风、虎或心灵──讲话时,人们通常认为这是在表示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导致说话人的激情言语。不过,强烈的情感特别要依附于说话行为,或者祈祷,于是它总是迫切地希望有一种局面,并试图请求非生命对象服从说话人的愿望,从而使这种局面成为现实。“哦,你吹舞我如波如叶如云吧”,雪莱的说话人正是这样请求西风的。夸张手法要整个宇宙听见你的声音,并且按照你的要求去行动。说话人以这种方法把他们自己作为超凡脱俗的诗人,或者充满幻想的人:能够与大自然对话,而且大自然也会对他做出回应。诗文中的“哦”就是一种诗的本能手段,说话的声音以这种方式声称,它不仅仅是诗句的说话人,而且体现了诗歌学的传统和精神。呼唤风的飞舞,或者请求并不存在的事物听见你的呼唤是诗歌传统程序中的一个行为。它不过是一种程序,风并没有飞舞起来,不存在的事物也不会听见你的呼唤。声音呼唤仅仅是为了进行这个呼唤行为,为了使声音戏剧化:呈现出它的力量的形象,以此来建立它作为诗人和预言家的声音的属性。呼语法那些不可能实现的、夸张的祈使句引发了诗的事件,许多事情假如能够实现的话,就将在这种诗的事件中得以实现。

叙事诗重述一个事件;而抒情诗则是努力要成为一个事件,我们可以这样说。

但是能使一首诗成功的保证是不存在的,而且呼语法──正如在引文中指出的──是最俗丽、最令人尴尬的“理想化”。它最容易使人困惑不解,也最容易被作为荒谬的夸张而不予理会。“吹舞我如波如叶如云吧!”肯定你是在和我开玩笑。一个诗人应该努力把这类东西剔除掉,以确保作品不被作为一堆毫无意义的废话而丢弃。

我已经讲过,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诗歌作为由文字构成的结构与诗歌作为事件之间的关系。呼语法既力图使某些事发生,又力图揭示这些事的发生是建筑在文字手段的基础之上的──比如呼语法的表述“哦,不羁的西风哟!”中那个毫无意义的“哦”。

要强调呼语法、拟人法、活现法和夸张法,就是要把多年来一直强调是什么使抒情诗有别于其他语言行为,是什么使它成为最具文学色彩的形式的各种理论家联系起来。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Frye)写道,抒情诗“是这样一种体裁,它最清楚地表明从字面角度来说,文学的假设核心、叙述和意义都是一种文字顺序和文字风格”。也就是说,抒情诗所展示的意义或故事都是在文字的排列风格中形成的。你重复那些在一个韵律结构中产生共鸣的词,看看故事或意义会不会从中产生。

诗歌教学设计(篇5)

明清时期,诗歌作为文人士大夫的重要表达方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这个时期,诗歌教育发展迅速,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创新和改良。下面将详细阐述明清诗歌教案的制定、内容以及对于文人士大夫的影响。


一、明清诗歌教案的制定


明清时期,诗歌教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培养文人士大夫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据记载,明代谢懋昭编写的《诗式法帖》和清代纪晓岚创作的《诗痕林》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教案。这些教案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分类整理诗歌题材和技巧,为学习者提供了系统的诗歌学习方法。


二、明清诗歌教案的内容


明清诗歌教案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诗歌鉴赏:诗歌教案中常会引用古代大家的诗作,并对其进行详细的点评与鉴赏。学生通过模仿名家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优秀诗歌的表达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 诗歌创作:明清诗歌教案往往会包含具体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特定的主题或题材进行创作。教案会提供相应的写作思路和技巧,帮助学生拓展创作的思维,培养写作的能力。


3. 诗歌理论:明清诗歌教案也会介绍一些与诗歌创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如格律、韵律、修辞等。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理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4. 诗歌批评:明清诗歌教案还会包含一些对于诗歌的批评文章,对于相关的诗歌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借此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批评能力和鉴赏力。


三、明清诗歌教案对文人士大夫的影响


明清诗歌教案对于文人士大夫的影响是深远的。教案整理和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使得诗歌创作的技巧和规律更为系统化。教案通过引用名家作品和鉴赏点评,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作品,提高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明清诗歌教案也积极鼓励学生的自主创作和思考,通过创作练习和书写作文,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编认为,明清诗歌教案是一种对于诗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良,通过系统有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出了一代代杰出的文人士大夫。这些教案不仅丰富了学习者的诗歌修养,也为后来的文学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诗歌教学设计(篇6)

建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特指东汉末年(184年-220年)的后半阶段。在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文化艺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然而,正是在这个动乱时期,建安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独具特色的风格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安诗歌是指东汉末年的诗歌创作,亦称建安风骨。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流离失所,对于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变革表达了浓烈的情感。建安诗歌以其艰难拮据的生活背景和对于理想的追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包括哀怨忧伤、豪放慷慨、壮丽奇丽等。它不仅描绘了时代的苍凉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抒发了士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个人情感的悲悯之情。

建安诗歌的主题多样,涵盖了政治、社会、自然、人物等各个方面。政治方面,它对于君主的治理表达了不同的态度,有的歌颂君主的威德和才干,有的则抨击君主的贪婪和昏庸;社会方面,它揭示了民生的艰辛和社会的动荡,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与安定的渴望;自然方面,它以饱含哀怜之情的笔触描绘了寒暑与风雨的沧桑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人物方面,它通过对于历史人物的咏叹和塑造,展示了作者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和美好品质的追求。

建安时期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都以诗为媒介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曹操、诸葛亮、关羽等众多历史名人的作品。曹操的《短歌行》以其慷慨悲凉的气势和豪放淋漓的笔墨,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和国家的忧虑。诸葛亮的《将进酒》以其豪放慷慨的笔触和巧妙的语言运用,展现了作者的气节和决心。关羽的《白帝城》则以其壮美的笔墨和热忱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于祖国未来的希冀和执着。

由于建安时期的社会动荡和生活困苦,使得建安诗歌更加富有激情和强烈的感受力。它既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社会的变迁,又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个人情感的悲悯之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建安诗歌成为了文人士人排解情志,表达理想和思想的重要载体。

总结来说,建安诗歌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和风格,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们对于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怀,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作,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本文来源:http://www.wyp772.com/w/34746.html